书评:《记忆·空间·声音》| Memory, Space, Sound


记忆·空间·声音

Memory, Space, Sound (2016)

Edited by Johannes Brusila , Bruce Johnson & John Richardson 

书评作者:刘欣玥

选择以论文合辑的形式呈现声音-听觉文化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学界在探索声音研究领域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出版策略。论文合辑的形式本身,恰恰与这一方兴未艾的学科特质相契合:高度的跨学科整合思路,开放的尝试精神,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全球化视野。其中,有以 Jonathan Sterne 主编的 Sound Studies Readers(2013)Trevor Pincht 与 Karin Bijsterveld 主编的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ound Studies(2013)与 Michael Bull 与 Les Back 主编的 The Auditory Culture Reader(2015)为代表的综合性研究论集;亦有结合更具体的问题与方向,深化声音研究的集体尝试。如由 Karin Bijsterveld 主编的Sound Souvenirs: Audio Technologies, Memory and Cultural Practices(2014),探讨的是声音技术与记忆、怀旧的关系,而 M. J. Grant 主编的 The Soundtrack of Conflict: The Role of Music in Radio Broadcasting in Wartime and in Conflict Situations(2013)讨论的是广播与战争、冲突的关系等等。一言以蔽之,声音文化研究在跨界与对话中不断生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众声喧哗”,而在其不长的发展历程中,寻求学科规范化、系统化的声音也从未消歇。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学者尝试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寻求更具针对性的交流,期望以更小的切入点建立更集中、有效的对话。2013年3月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和奥博学术大学联合举办的“声音与空间的文化记忆”(The Cultural Memory of Sound and Space)国际会议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

此次会议成果集结为这本《记忆·空间·声音》出版,书中收录来自澳洲、芬兰、丹麦、瑞典、塞尔维亚、英国、美国等十余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11篇论文。与会者不同的学科背景,以及国家、地域、族裔和文化身份的多样性,首先体现在研究对象与方法的丰富性上:借助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文化人类学、文化符号学、流行音乐研究、文化史、媒介研究的方法,讨论案例则从摇滚现场演出、民族传统音乐节、全国性的圣诞祈福仪式、广播、磁带技术、怀旧主题的音乐网站、电子音乐创作到电影配乐不一而足。在听觉文化现象的时间分布上,则从工业革命时期跨越至当下社会。“记忆”、“空间”与“声音”的三维坐标既是书名,也是布局结构;但就像编者特别强调的,虽然本书在目录的编排上分为记忆、空间与音乐三个部分,并不代表三者可以截然分开。事实上,一如声音的本质决定了其从产生、传播、接收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空间与时间,本书对于“时间-记忆”(time-memory)与“空间-场所”(space-place)与声音文化互动的讨论也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作者笔下看似天南地北的研究对象,其实围绕同一个核心问题展开:作为社会实践文化产物的声音,是怎样在时间和空间中获得了意义?

 

在不同的案例中,作者们对于声音如何参与意义建构的解读,也不断与另外两条线索发生缠绕:其一,是不同的音响-音乐文化传统与声音媒介技术在现代-后现代社会的变迁史;其二,是作为特定感官功能的“听觉”变革,以及作为特殊文化实践的“聆听”与社会历史的互动轨迹。事实上,在后现代与空前的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已经进入了麦克卢汉所说借助传媒手段“重新部落化”的阶段,从事声音-听觉文化研究的学者,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时间性、空间性与地方性,比如大卫·哈维所说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时空压缩”体验(time-space compression)等等。与这一过程相同步的是声音媒介(从电磁技术,数码科技到互联网)自20世纪以来不断加速发展,在全球地理和文化空间的维度上彻底改变了声音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方式。这不仅改写了距离、边界、位置、中心与边缘、私人与公共等一系列与空间相关的概念,也令人们藉由对声音的储存、复制和分享创造出属于一代代人的集体与文化记忆。因此,将看似难以捕捉的声响、音乐与听觉,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实体”上(比如以媒介技术为代表的文化工具,生产、传播与消费声音的社会文化场所,人们的发声-聆听的身体感知,对情感、身份以及历史的指认等等),并进一步放置在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对声音的意义的追寻就在“时间-空间”层面获得了一种更清晰的考察路径。

 

需要稍加留意的是,从上文简略的介绍可窥一斑,《记忆·空间·声音》的案例丰富驳杂,从日常到仪式,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实体空间到虚拟、象征空间皆而有之(笔者所使用的“个体/集体”,或“实体/虚拟/象征”,仅仅是划分记忆和空间的方式之一)。但“记忆”与“空间”都并非中性、自然、不证自明的概念,人类活动为它们烙下了确凿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这也是全书的基本共识之一。在这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对具有文化属性的社会空间的界定,以及从哈布瓦赫,扬·阿斯曼到霍布斯鲍姆对于记忆的集体性、社会及文化基础的强调。事实上,这些学者的观点也的确为书中不同的作者所引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话语,还是阿斯曼的文化记忆话语都对声音与听觉积极参与文化建构的事实缺乏足够的重视。譬如阿斯曼就将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分为由视觉影像组成的景象记忆(scenic memory)和语言构成的叙述记忆(narrative memory)[i],完全忽略了声音对记忆的激活、形塑乃至改造的作用;虽然列斐伏尔也曾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及弥漫性的听觉有时最适合“体会”空间,而视觉受透视点限制,但毕竟没有对听觉的空间性展开详细讨论。[ii] 因此,《记忆·空间·声音》中的部分文章将声音与听觉引入社会空间与文化记忆理论,可以视为一次具有生产性的拓展。

在具体的研究与讨论中,《记忆·空间·声音》不仅有声学、音乐学、声景研究(soundscape studies)、电影音乐研究、社会空间、文化记忆与遗产等理论的调度,更有不为书面史料局限,倚重于田野调查、问卷收集、口头访谈,乃至于引入新颖的手绘音乐记忆的地图学的方法(见“Music as Cartography: English Audiences and Their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of the Musical Past”一文)的操演——这种使历史、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努力,令全书呈现出一种动态、鲜活的面目。虽然个案性的文化经验,也许会令部分读者产生一定程度的隔膜,但对音乐与情感、技术、身体及民族身份等诸问题的分析阐释,往往能唤起共通的切身体验。比如在“On the Remembered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ers and C-Cassette Technology”一文中,作者对于录音磁带曾在芬兰年轻人中风靡一时的消费文化,以及在亲历历史的听众中所引发的对特定年代的缅怀,都令笔者一再想起在回忆录、文学作品中所读到的人们对八十年代初在收音机、走私录音机中听到邓丽君的歌声时的激动,以及这一场景的反复怀念。更重要的是,这些未必与读者直接发生关联的“别人的故事”,却足以启发有心关注声音及听觉文化研究的学者,在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上,为“声音”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虽不能直接移植,但可资借鉴、触类旁通的参照。

在记忆与空间的语境中穿行,由对于声音的社会文化范畴“发现”和“听见”而起,最终落实到对声音本质与功能的开掘,以及对历史及社会文化的不断反思中来。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记忆·空间·声音》仍然是以欧美为主导的研究成果的展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固然为这一年轻的领域引进了不少“大开耳界”(ear-opening)的新方法与新角度,但在其他国家、地域的在地化实践中的效果几何,仍然有待后来者添砖加瓦。但可以较为乐观地说,如同20世纪初的“视觉转向”一样,一场或可称为“听觉转向”的实践正在酝酿与试验中。而长期以来被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的感官问题,也随着听觉现象的问题化而再度问题化:从视觉,听觉乃至嗅觉、触觉和味觉,被陌生化的“新感觉”同样启动了新的问题空间。在科际整合的全局视野里重新审视“何为感官”,与其说是纠正过去研究话语中单一感官的“霸权”带来的倾斜,毋宁说是将身体的多重感官领域(multisensory field)重新陌生化。这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远超出一本书或几本书能够解答的限度。但是,不妨让我们回到全书开篇编者抛出的那个问题上来:“声音如何获得意义?”(How sound becomes meaningful?)如同记忆、时间、空间等问题本身也是如此的复杂和多样,正是在这复杂带来的重重挑战和张力中,声音重新获得了活力,也被赋予了常谈常新的意义。

[i]Jan Assmann, What is “Cultural Memory”?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Studies, P.2. Stanford: Stanford Press, 2006.

[ii]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p. 225.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转引自王敦:《流动在文化空间里的听觉:历史性和社会性》,《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

关于书评作者

刘欣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syrinxlau1990@163.com

豆瓣找书 | 购买此书

评论
热度(1)

© Intellect 博客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