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构的能动者 粉丝文化

——评《粉丝现象研究:吸血鬼猎人巴菲》(Fan Phenomena: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作者:LingLing Zhong

作为粉丝现象研究系列中的一员,本书研究的是以一部曾经风靡美国影视界的电视剧《吸血鬼猎人巴菲》 (以下简称“巴菲”)以及其衍生的粉丝文化为研究对象。《吸血鬼猎人巴菲》(Buffy the VampireSlayer)在1992年时首次拍成电影,但作家兼导演乔斯·惠登(Joss Whedon)并不满意。后1997年到2003年间拍成电视剧播出。电视剧讲述了女主角巴菲·安妮·萨莫斯(BuffyAnne Summers) 被命运选中与吸血鬼、恶魔等黑暗势力斗争的过程。由于受到影迷的疯狂追捧,电视剧播出后被评入选史上最佳五十部电视节目,同时成功地衍生出一系列周边产品,包括小说、漫画和游戏等,更对往后其他同类型的电视剧产生巨大影响。

本书正是由一系列从流行文化、女性主义、语言、身份认同等不同角度出发研究该剧引发的粉丝文化编辑而成。在过去的粉丝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偏向于粉丝文化的盲目性和受众性。李思曼(Riesman)认为现代人的社会行为具有过多的趋同性,其结果便是社会成员自主性的降低和同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1]。粉丝文化研究是传播学中典型的受众研究。然而在本书的研究中,粉丝并非被动的接受或追捧作品,而是作为能动的参与者进行文化实践,本书研究的正是这种作为文化主体并积极重构文化产品的粉丝。在书中玛丽·可比·迪亚茨(MaryKirby-Diaz)的 《粉飞客和拥趸:一个爱的故事》 (Ficcers and Shippers: A Love Story)一文中提及粉丝文化和消费文化再实践中有两个类型的粉丝:系列导向和故事导向,前者参与文化产品消费,整个系列形成一种文化产品,维系这种关系的不是电视剧而是所有的周边产品:角色,关系,场景,故事,创作者等;后者是文化的再生产者,在网上写同人小说进行再创作。

关于粉丝文化中,本书提供另外一个更为突出的的特点是将粉丝文化与整个社会结合在一起,让一个更丰富的社会文化从中呈现出来。如果单单专注于粉丝文化的实践,就会脱离社会语境而孤立化,可一旦归入流行文化的视野,就是使粉丝现象研究失去批判的先锋性。与其他同类型题材的作品不同,《巴菲》一剧是女性作为主角,这些女性角色均一改往过传统柔弱的影视形象,展示出强硬独立的个性。在泰雅·柯克兰(TanyaR.Cochran)一文中,提及导演本人自小受母亲影响,是个女性主义者。用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2]的话来说,荧幕前男性观众“凝视”女性形象时,会将其作为自己物化对象,并将女性形象非人化,而使之成为性商品。

于是,这也涉及身份政治和视角的问题。而柯克兰在文中讨论到巴菲这一角色被赋予了人的特征,而导演惠登身体力行进行女性主义实践为剧集的女性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观看之时确立身份认同,并不仅仅在于和他者的区别,更在于产生群体认同。这一身份政治的重新确立无疑是对过去男性视角霸权的挑战。而安东尼·米尔斯(AnthonyR. Mills)在其文章《拜巴菲教》(Buffyverse Fandom as Religion)中认为流行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宗教研究的一种,而这里的宗教就是指处于更大的群体中,并能给自身带来个人化的满足感。粉丝对《巴菲》怀有强烈的认同和感情投射,这样反过来也维护了粉丝团体的稳定性,带有一种宗教式集体欢腾的意味。除了有共同的信仰,个体难以应对强大的社会结构危机也促使团体产生一种宗教式的联合。以吸血鬼等恶魔题材为主线就为粉丝对“猎人们”产生黏着感。除此以外,粉丝对剧中俚语的使用,进行各种丰富的艺术再实践都让这个“巴菲教”不断兴旺。

本书还编辑了研究《巴菲》的学者和制作者的对谈,多角度展现《巴菲》研究。无论是粉丝还是粉丝文化的研究者,都值得细味此书。

                  

[1]Riesman,D., Denny,R.,Glaze,N., The Lonely Crow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1960

[2]Mulvey, Laura,'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in LauraMulvey (e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9)


评论

© Intellect 博客 | Powered by LOFTER